父母给子女的钱算赠与还是借贷? |
分类:法规解读 时间:(2023-09-20 13:44) 点击:37 |
父母给予子女的经济帮助,在现实生活中较为普遍,且多数并未明确是借款还是赠与。那么,究竟父母给付子女的经济帮助,是理所当然的赠与,还是一种借贷? 网友咨询: 父母给子女的钱算赠与还是借贷? 律师解答: 借贷或赠与都需要证据支持。根据我国民诉法的规定,谁主张谁举证,并且证据必须达到“具有高度可能性的标准”,但我们也知道,家人之间转款很少有留存证据能证明到底是借款还是赠与的。这就让法院没有办法通过证据来认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。综合法律规定和社会习惯、公平等因素,虽然父母给予子女抚养费是人之常情,但子女成年后,父母不再有抚养义务,给子女出资买车、创业更不在义务范围之内。因此,如果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涉及大额款项往来,尽量还是保有相关证据以免争议。 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一个正式的借贷合同,法院会比较倾向于认定这个出资行为属于借贷行为,但在认定的过程中,法院将会考量以下因素,包括但不限于: 1. 书面贷款协议的真实存在性; 2. 贷款协议的还款期限; 3. 借款内容是否约定了合理的、定期的利息偿还时间和方式; 4. 贷款是否由情侣或夫妻(借贷方)双方共同还款; 5. 情侣或夫妻(借贷方)双方之前对于贷款合同的存在性和贷款期限进行商讨的证据; 6. 父母(出资方)是否期待还款; 7. 贷款是否有任何担保或者抵押,比如注册登记的抵押等。 律师解析: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,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仅限于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,因此对于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,父母并没有抚养的法定义务。父母对其个人财产享有处分权,是否资助成年子女由其自由决定,给子女的经济帮助,除父母有明确表示赠与的意思表示外,均应当将其视为以帮助为目的的临时性资金出借,子女应负有偿还义务,不能视为当然的赠与。 【法律依据】 《民法典》第六百五十七条,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,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